生活日报5月29日讯 奶粉中蛋白的含量越高越好吗?儿童节前夕,国内外营养学专家齐聚北京,就母乳及水解蛋白话题展开研讨。专家表示,不少家长刻意追求奶粉的高蛋白含量,这样会造成新生儿肥胖疾病,而早产儿摄入高蛋白,则可能影响神经发育和成年后高血压等慢行疾病。
家住济南市历下区的王女士的孩子刚出生不到一周,由于王女士奶水不足,一家人到处打听喝什么牌子的奶粉更好。
有朋友建议,买奶粉时看看包装上的蛋白含量,蛋白含量越高越好。不过也有朋友表示,国外的家长并不会片面追求蛋白含量,而是看中蛋白的质量和营养均衡。王女士一时陷入了迷茫:到底该咋办?
近日,第86届雀巢营养科学院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办。此次研讨会围绕新生儿和婴儿营养中蛋白质的最新进展,就“水解蛋白配方与婴儿喂养”、“正常新生儿喂养中的蛋白质”和“早产儿喂养中的蛋白质”三大主题进行了研讨。其中婴儿营养中蛋白含量与远期健康的话题,成了专家们关注的焦点问题。而这,也正是不少家长存在误区的领域。
“成熟母乳中蛋白含量低于普通配方奶粉中的蛋白含量。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院杨晓光称,早期喂养会决定婴儿机体的代谢编程,进而影响今后生长、代谢体成分,对长远的健康产生影响。
“蛋白含量并非越高越好,我们推荐的标准是适合孩子的,蛋白含量足够就可以了,只要保证质量。”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科主任朱建幸表示,国内不少家长对奶粉中蛋白含量的认知存在误区,以为越高越好。
科学研究表明,正常出生的足月儿如果摄入高蛋白含量的奶粉,肥胖疾病的概率很高,成年人中20%到30%的肥胖风险,是由于婴儿期体重迅速增加所致。而未足月早产儿如果摄入高蛋白奶粉,体重增加过快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大。
根据长期跟踪实验,出生后一个月内随即喂养高蛋白配方奶粉的婴儿,在16岁以后发生肥胖、胰岛素抵抗、血脂异常等症状的风险增加。